开展“改进工作作风、密切联系群众”活动以来,大兴安岭行署民政局充分发挥深入基层与群众接触广泛、与民生联系密切等优势,始终坚持“以民为本、为民解困、为民服务”宗旨,出实招,办实事,切实转变机关作风,提升机关效能,扎实推进服务民生活动。
一是抓好学习强素质。结合机关干部实际,改进学习方式、方法,力求学得进、用得好。建立了周学习日制度、“每月一讲”制度、学习培训制度、读书笔记制度等学习制度,并制订了考核办法,在全局形成勤于学习的风气、乐于求知的风气和勇于探索的风气,使每一名机关干部都能成为熟悉情况、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,提高干部多谋善断、外争内促,勇创一流、敢于争先,清正廉洁、干净干事的意识,增强干部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。
二是健全制度求规范。按照“以民为本、民生为先”的要求,从民政工作基本职能和具体业务事项出发,健全各项规章制度,完善为民服务机制,规范内部管理,提升工作效率。进一步完善机关岗位责任制、服务承诺制、限时办结制、首问责任制、一次性告知制、责任追究制、否定备案制等工作制度,健全内部激励、监督机制,完善绩效考核机制,规范办事程序,建立长效工作机制,确保活动取得实效。
三是转变作风优服务。工作中,把“以民为本、为民解困、为民服务”作为第一要事,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,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需要,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。狠抓作风转变,强化“为民服务”意识,优化“为民服务”质量。扎实做好救灾救济、城乡低保、优抚安置、婚姻登记规范化等工作,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,切实把每一项民政工作做到实处,做好“走进基层、服务基层、服务百姓”中的每一项工作,全力保民生、促和谐、促稳定。
四是扮靓窗口树形象。民政工作的最大特点是直接面对广大基层群众,尤其是直接面对广大困难群众,事无巨细,项目繁多。为此,行署民政局牢固树立“窗口”理念,把每一个科室都作为窗口单位来管理,把每一名干部都按照窗口的标准来要求,将办事所需的材料、办事科室、办事时限等内容公开,使群众一目了然,重点打造城乡低保、婚姻登记等服务窗口,实行一站式服务,做到能马上办的事情马上办、不能马上办的耐心做好解释工作,让民政对象高兴而来,满意而归。同时, 坚持民政干部“走下去”, 为百姓解难题、办实事、安民生,进一步树立民政工作亲民、为民、便民、惠民的社会形象。
行署民政局 宁长伟